10月19日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成效顯著,31個省份全部設立黨政雙總河長,明確省、市、縣、鄉級河湖長30多萬名,村級河湖長(含巡、護河員)90萬名,其中,中西部地區脫貧戶22萬名,建立了上下貫通、環環相扣的責任鏈條。
河湖管護責任體系不斷完善。2018年以來,省、市、縣、鄉級河湖長年均巡查河湖700萬人次。省、市、縣全部設立河長制辦公室,專職人員超1.6萬名,部分鄉鎮因地制宜設立河長制辦公室,各地培育壯大民間河長湖長和志愿者隊伍。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等七大流域建立“流域管理機構+省級河長制辦公室”聯席會議制度,20多個省份建立跨省界河湖聯防聯控機制,探索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設立聯合河長湖長,開展聯合巡查執法,形成了河湖管理保護強大合力。
各地區各部門以河湖長制為抓手,開展系統治理,持續改善河湖水生態環境。2018年以來,水利部組織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各地共清理整治河湖“四亂”(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18.7萬個,拆除侵占河湖違建4748萬平方米,清除圍堤1.1萬公里,清退非法占用岸線3萬多公里,打擊非法采砂船1.1萬艘,清理垃圾4300萬噸,河湖面貌發生歷史性改變。水利部組織編制完成長江、黃河等七大江河及主要支流岸線保護利用規劃、河道采砂管理規劃,指導地方編制完成416條省級河湖岸線保護利用規劃、2656條河道采砂管理規劃,明確河湖水域岸線分區管控要求。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