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魏永平 特約記者 孔小敏)山西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東部,被譽為“華北水塔”,是拱衛京津冀和黃河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是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之一。山西堅決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多措并舉、系統治理,推動山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立足省情水情謀劃長遠發展
山西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的山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實施“十四五”全省水利“1351”工作部署,即以“五水(水源、水權、水利、水工、水務)綜改”為總牽引,突出抓好水網建設、生態修復和民生水利3個主攻方向,狠抓項目建設、投融資改革、河湖長履職、行業管理、科技興水5大措施,努力構建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今年,山西公布《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實施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決定》,印發《山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編制《山西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山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安全保障規劃》等,不斷提升水治理水平,打破水瓶頸約束,強化水保障支撐。
一是完善政策體系。按照省委“五水綜改”要求,印發《關于統籌推進“五水綜改”實施意見》,積極搭建“1﹢N”政策體系,其中,“1”是“五水綜改”總方案,“N”是17項省級水利改革發展配套文件,為改革的順利推進搭建“四梁八柱”。二是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省水利廳所屬22個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三是因地制宜探索開展了本地水權改革工作,持續完善水權制度建設,推動制定《山西省水權確權登記管理辦法(試行)》《山西省桑干河流域水權水市場試點實施方案》等。四是探索水利投融資改革,以省級補助項目資本金撬動社會投資,推動政企銀合作,有效發揮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性。
堅持系統治理構建生態屏障
山西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對汾河等污染嚴重的支流,則要下大氣力推進治理”要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動全省及黃河流經市(縣)水生態整體好轉,水環境持續改善,用水結構不斷優化,沿黃地區正成為重要的生態屏障。
一是堅持“兩山七河一流域”系統推進,大力推進太行山和呂梁山兩山增綠,每年營造林400萬畝以上,黃河流經市縣林草覆蓋率接近60%;以河湖長制為抓手,全面開展“清河專項行動”;全面開展汾河、桑干河等“七河”生態修復,扎實推進晉陽湖、漳澤湖等“五湖”生態修復;入黃水質全面退出劣Ⅴ類,汾河谷地地下水位連續10年回升。
二是集中連片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實施了塬面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林草植被治理、淤地壩建設等一系列工程,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38萬平方千米、累計治理度達到68%。今年,山西組織編制了《山西省黃河流域淤地壩建設“十四五”實施方案》《山西省黃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十四五”實施方案》,不斷夯實水土保持的基礎性和約束性作用。
三是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十三五”期間,山西通過采取關井壓采、實施51項水源置換和泉域保護項目等綜合措施,全省地下水上升區和穩定區面積不斷增加,下降區面積不斷減少。今年以來,山西嚴格落實水利部《關于黃河流域水資源超載地區暫停新增取水許可的通知》要求,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開展沿黃7市超載區治理方案編制工作,加強水源置換、涵養水源和強化管理等措施,持續不斷解決地下水超采問題,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
著力優化完善全省水網工程
進入新發展階段,山西著力優化完善全省域水網工程建設,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水保障。
一是完善水網“大動脈”。按照山西水網“兩縱十橫、六河連通”總體布局,加快“第二橫”項目建設,實現黃河流域和滹沱河流域“牽手”,將黃河水的應急供水保障范圍擴大到忻定盆地和陽泉市區域;推進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前期工作,同步推進“第六橫”古賢山西供水區項目,改善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的地下水超采、生態環境和供水條件。與此同時,山西堅持“建管并重”,做好已建水網骨干工程的投產達效及運行調度;加快推進以汾河為重點的“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確保天然輸水通道暢通、生態安全。
二是構建新的水網連通工程。“十四五”時期,山西重點圍繞“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中的太原都市區和重要城市、重要產業基地和糧食主產區,謀劃實施太原水源工程、萬家寨引黃擴機二期工程、天陽盆地地下水置換工程、朔州神頭泉城市生活供水工程、大水網“第二橫”滹沱河連通工程、中部引黃—太原連通工程、瀟河產業園區及農谷供水、小浪底引黃配套工程等一批服務全省戰略發展需求的水網工程,進一步提升全省域供水保障能力、應急供水能力和水資源調配能力。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21年11月16日 第4963期 第六版(水生態)